手机浏览中华橱柜网2018-11-07 浏览数:
近日,《人民日报》对三省六市1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吸引人才正面临“三难”。高达 73.08% 的企业认为,目前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最主要困难就是“技术人才缺乏”。
招不来人才首先是行业吸引力不够,薪资缺乏竞争力。
企业想引进高质量人才,没办法跟大学、研究所竞争。他举例说,应届博士毕业生在他们公司年薪20多万元,但去深圳的研究所可以拿到35万元以上,而且企业的科研环境以及大项目数量等资源配套也往往不及科研机构。
其次,一些人认为从事制造业社会地位不如互联网等行业。
山东晨鸣集团控股公司副总经理王全国表示,一些有学历的年轻人不愿在制造业当技术工人,因为技术工人晋升通道偏窄、成长激励不明显,同时社会上一些人对技术工人还不够重视。“比如学电子的高层次人才不愿意到制造业,宁可去移动通信企业,其实我们车间现在工作环境也不差啊。”
此外,技术人才、高级技工培养周期比较长,有的需要几年时间的学习磨练,让一些年轻人望而却步。
广州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龙轩说:“先撇开薪资不谈,制造行业不干上三五年根本就入不了门,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沉下心来边学边干几年?”
一些企业所处的地域也成为招揽人才的障碍。
“最近一、二线城市招揽人才如火如荼,应届大学毕业生就更不愿意来三、四线城市了。”位于山东省寿光市的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伟表示,公司只好“跟着人才走”,在青岛、大连、武汉等城市建立研发中心吸引人才,结果人才是来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企业成本增加不说,远距离还造成生产效率降低,尤其是研发脱离现场生产导致生产问题增多。
留不住。人才流失也是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技术人才容易被更高薪的互联网等企业“挖角”。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技术人才、技术管理人员流失很多,没办法,去一些互联网企业年薪立马翻番。”
国企也不例外,不少企业反映工资总额限制影响了给高级人才的待遇。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工资总额限制的情况下,如果对研发人员投入多,就会很大程度影响企业的当期绩效,同时,如果开辟新的研发领域,原有领域的投入就会下降,从而影响这些员工的积极性。
3.让人才流向制造业
除了政策扶持外,企业也需要苦练内功,打造更好的事业平台。如何让更多人才流向制造业?
1、提高技术工人的收入待遇和社会地位。
不少企业认为,在努力提高技术人员待遇的同时,还要打通技术人员的晋升通道,让技工这个工种得到社会认同,受到更多尊重,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要让技工断档。
2、放开薪酬限制,给高端人才相应的高待遇。
“能不能把前沿领域的投入从工资总额里‘解放’出来,这样能够给高端人才更好的待遇,推动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同时让原有领域的员工收入不会减少。” 刘勇建议,国企吸引核心高端人才,薪酬待遇不能与“市场行情”大幅脱节,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工资总额限制有所调整。
3、形成规模效应,聚焦重点方向发展汇拢人才。
“近几年青岛西海岸发展非常快,人才就聚集起来,又推动了区域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中船重工集团柴油机公司副总经理杨小强表示。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也举例说,比如长株潭地区工程机械实力很强,应该推动政策等资源在这一领域聚集,人才也会聚拢过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向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迈进。
4、发挥政策红利,支持更多制造业企业引进人才。
“希望政府通过税收杠杆以及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企业引进更多人才,激发研发热情。”“不光支持高新技术人才,也要加强对基础主力技术人才的支持”,调查中企业纷纷建议。
5、夯实教育源头,加强制造业复合高端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制造业在人才结构上矛盾比较突出,缺乏领军型、复合型人才,缺乏“真正搞研发”的人才。
(文章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本文二维码
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以上二维码,即可将本文发布到“朋友圈”中。
微信公众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华橱柜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实时掌握最新橱柜行业动态,了解最实用的橱柜产品知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modun.co.chinachugui.com/news/itemid-899753.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 Array
目前品牌在全国空白区域火爆招商进行中...
公司名称:浙江莫顿洁具有限公司
免费加盟热线: